找到相关内容39119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唐法成《瑜伽师地论释》科

    已离欲,名无寻无伺地。  若在下地,并已离欲。亦得说名无寻无伺。  故后论言:此中由离寻伺欲故,说名无寻无伺地,不由不现行故。所以者何?未离欲界欲者,由教导作意差别故,于一时间,亦有无寻无伺意现行;已...

    王孺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5073719.html
  • “众缘和合”,平息“金融海啸”

    和合”而生,所以没有一个常住不变的本体。若能领悟佛陀“空”的智慧,便能了知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均是变化无常的,只要改变因缘,一切都可以改变。换言之,面对“金融危机”,我们不仅应该学会珍惜和善用因缘,而且...

    释智慧

    |“众缘和合”,平息“金融海啸”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542873747.html
  • 略论大乘《大般涅盘经》的传译

    如是,善男子!  当来之世,众恶比丘,坏乱经法,无数无量,如高旱  地,非此《大般泥洹经》所能津润。所以者何?当知  正法灭尽,衰相现故。  复此,善男子!譬如夏末冬初,秋雨连注,温泽  潜伏,如是,善...

    王邦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5473964.html
  • 西藏唐卡的宗教本怀

    所以1950年代研究西藏艺术的先驱  ,意大利学者杜齐(Tucci,Giuseppe,1894-1984)曾说:「西藏艺  术的职责,是用视觉形式,传播同样的宗教内容。」(注1)  在此前提下,藉由...

    葛婉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1373985.html
  • 佛教音乐古今谈

    感人,并用歌咏的方式来宣传教义,以净化人心。故在宗教领域里,一首神圣的歌曲,或虔诚的佛赞,往往把人的心灵升华到圣洁的境界,而音乐文化也因为加入宗教的元素,变得更多元、丰富,所以音乐与宗教可谓是相辅相成...

    慈惠

    |佛教音乐古今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94774023.html
  • 阿毗达磨泛论

    道人,欲解佛法作发智经八干度云云。  此称迦延为婆罗门,外之也,其人外,其说自外矣﹗更勘论  二十六,解十力四无畏等非十八不共法,或难何以迦旃延尼  子如彼说,答谓此所以名迦旃延子,若释子则不如是说云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074032.html
  • 阿毘达磨俱舍论叙

    。  苦谛,有部乐少苦多,谁有智者,痈浇计乐﹖鸠摩罗多  ,乐是苦因,乐能集苦,有苦希乐。俱舍不然,乐是行苦,  是名苦谛,一非常法,二违圣心。  七、舍余部义取俱舍义 所以如此取舍者,入主出奴, ...

    欧阳竟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074033.html
  • 廖明活: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(2)

    漏识所知障种。以此知体是有漏,三界所摄。……第八既非无漏,现有生灭,体是有为,明变易生死是有漏,是界所摄。[127]  慧沼解释经论一些章节所以名状变易生死为「无漏」,是有鉴于变易生死是以无漏业为助缘...

    廖明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374057.html
  • 从历史与文化背景看佛教戒律在华消沈的原因

    从历史与文化背景看佛教戒律在华消沈的原因   曹仕邦  中华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 中华佛学学报第六期 1993.07 出版  (pp.31-54)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55 页  佛教戒律传入华夏后所以终于消沈而为百丈清规所取代  者,其原因约有如下六...

    曹仕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474058.html
  • 敦煌石室《心经》音写抄本校释序说

    所以敢见笑大方而不揣谫陋以求尝试会通此三途者,岂真积之厚而力蹻乎哉!但求能稍解恒沙之惑于点滴而已。其中野人献曝而敝帚以珍之处,自是所在多有,这一点还得请方家在宽宥之余,能不吝赐教斧正而更有益于斯学之开展...一类材料得当心一点。因为各民族要迁就自己语言的读音习惯,对于外来的借字都有曲改读音的倾向,甚至改的认都认不出来了,所以有时简直连相近的音值都不一定找得到了。……所以从这些对音材料上所拟出来的音系不能...

    万金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974062.html